專刊議題:後疫情時代創新設計教學與實作
後疫情時代的設計教學與實作,需要「共融」、「理解」與「永續」!
COVID-19疫情下的設計教育已邁入新紀元、新視界,數位化的VR/AR、去中心化的NFT、用戶體驗的UX/UI,以及重視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循環經濟等,讓我們意識到必須融合不同專業領域的獨特性和共通性,才能開啟嶄新的設計思維。同時透過創新教學方法或工具運用,從師生共融學習與教學實踐中,獲致對「設計」最深切的體悟。
本次專刊鼓勵跨專業且具前瞻性、實驗性或原創性之創新教學與實作個案研究,具體闡述教師進行設計教學的歷程、成果和反饋心得;亦可適時導入新科技於當前教學現場所面臨的難題、抑或是無法精進教學品質的困惑,進而提昇臺灣設計教育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高度和價值。
《投稿時程》
※徵稿
即日起至2023年4月30日截止,預定於2023年12月31日出版(第二十八卷四期)。
投稿時請註明「後疫情時代創新設計教學與實作」專刊。
※審稿
本專刊審稿重點在於提出創新設計教學法,並闡述「設計力」如何落實於國內產業需求。建議從教育現場問題出發,透過具創新性之課程設計、教材教法、教具導入或科技媒體等方式,並藉由適當之研究方法、教學案例和評量工具等,檢證學生學習成效與教學績效,並回應到所提出之創新設計教學法的價值、潛力與未來性。可參酌〔附錄〕:本專刊論文之投稿參考大綱。本專刊採先投稿先審查方式進行,審查委員原則上為兩位(一位設計領域學者、一位教育領域學者),審稿完成後,請依照審查意見逐點回覆。
※投稿流程與格式
本專刊之投稿方式一律採線上投稿。投稿方式、審查流程、篇幅字數與格式皆與設計學報之一般投稿方式相同。論文引用之照片請於投稿前取得授權,以避免將來論文在網路與紙本上出版後,引起不必要的爭議。論文通過審查後,作者需簽署著作權同意書始得刊登。更多細節與格式範本檔案(特別是有關「投稿範本檔案」以及「審查意見回覆表」檔案),請參閱設計學報網站之相關說明,以避免因基本瑕疵而遭退稿處理,網址如下:http://jodesign.org.tw/index.php/JODesign/about。懇請各位先進不吝分享、踴躍賜稿!
專刊編輯:衛萬里、陳淳迪
中華民國設計學會 敬邀
《附錄:設計學報2023年「後疫情時代創新設計教學與實作」專刊論文投稿參考大綱》
(一) 前言
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說明教學現場問題意識與其重要性
(2) 欲解決問題之可行(創新)設計教學方法或工具
2. 研究目的
(二) 文獻探討
評述國內、外相關文獻及研究現況
(三) 研究方法
1. 研究架構及研究假設
2. 研究範圍(教學投入及實施內容)與研究對象
3. 研究方法及工具
4. 實施方式或資料蒐集方法
5. 資料處理與分析
(四) 研究結果與討論
1. 完成之教學成果
2. 達成之學生學習成效或產業鏈結
3. 與研究目的相關發現與分析討論
(五) 結論與建議
1. 結論
2. 建議